第一章

1

第一次见到雷迅老师,是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,他执教的“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导引”新生研讨课上。雷迅老师是一位在各方面都很“独特”的老师,这是包括我在内,所有与雷迅老师有过交集的同学一致认可的结论。

在学期中段,课程的第一次课上,雷迅老师就迟到了。上课铃响后,我和另外八个参加课程的同学,在第二教学楼C区二楼的多功能教室里,大眼瞪小眼地等了足足半个小时。当我们最终一度以为走错教室,想要打电话向学院负责教务的老师确认时,一个穿着紫色连帽卫衣和黑色运动裤,脚蹬阿迪达斯跑鞋,头发散乱似乎很久没有打理过,戴着黑色细框金属眼镜,身体不高却又有些宽大的人从教室门半开的缝隙间挤了进来。

“同学们,实在对不起嗷,刚刚开组会搞忘看时间啰。”

声音像是一把尖锐的刀,划破了教室的沉默。说话的同时,那人从卫衣口袋里掏出U盘,插在了讲台的电脑终端上。

“他是雷迅?”一直在看《电路分析基础和模拟电路》的女生小声嘀咕道。

“发型不一样罢了。”坐我旁边的男生已经在平板电脑上打开了学校的教师主页。

我凑过去,伸手遮住电脑屏幕上照片的衣服和头发部分,看一眼讲台上的人再看一眼照片,反复对比了三次才确信,照片上那个西装革履的教授,就是眼前这个街舞舞者装扮的人。

“喔豁,忘拷幻灯片啰。”

这时雷迅老师已经从讲台里走了出来,站在了我们几个同学的座位中间。

“要不这节课我们就先各自做个自我介绍吧,我给大家起个头!”

2

“从我这个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喃,你们就应该看得出来我是本地人。我其实是个‘电三代’,五十年代的时候爷爷就在这个学校教书,舅舅从学校毕业了以后也留校当了老师。我和我的好几个表兄弟也都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。八十年代我出生的时候,我们学校还叫‘电讯科技学院’,我名字里面的‘迅’字就是取自‘电讯科技学院’里的‘讯’字哩。

“我是在我们学校的家属大院里面长大的。我小时候,大概二三十年前那会儿,做电子不赚钱,当老师的更是一个比一个穷。我小时候每天早上就想吃小浣熊泡面,但是我爸只会给我煮半个面饼,剩下的半个留给我哥。当时‘改革春风吹满地’嘛,有些有技术胆子大的老师,就会下海去深圳创业,很多都赚到了钱。不过这也让我们学校失去了很多好老师。

“我是两千年初念的本科,那个时候我们学校还没有搬迁,在市中心的老校区。本科的时候,我染了个红头发,在学校晚会上跳街舞,每天骑一个赛摩去上课。大二的时候挂了好几科,被任课老师直接告状告到家里面去了。后来我还跟有门课的老师杠上了,故意补考交白卷,重修了好几次,故意气他。现在想来当时真的是‘少不更事’啊。

“我念研究生的第一年,也就是地震那年,学校搬到了这个在郊区的新校区。当时新校区到处都在施工,大家现在上课的第二教学楼刚刚打完地基,图书馆也没有封顶,时间广场的地方全是钢筋、水泥和其它各种建筑材料。我研究生第二年成功硕博连读,开始了博士生生涯。我的博士生导师是马老师,刚从新加坡回来没几年,是国内微波领域数一数二的人物。我研究的课题是微波器件和集成电路,做出了很多研究成果,发了顶会,得了最佳论文奖,也中了好几篇顶刊。读博的五年,是我成长最快的时期。

“说句题外话嗷,同学们如果想念博士,一定要读直博嗷,能节约很多时间哩。像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才只有二十六岁,正是‘年少有为’的年纪喔。

“我博士毕业后在为华高硅,就是为华公司的芯片设计部门,工作了四年。我主要负责芯片设计,具体来讲是射频芯片设计。辞职前已经当上了部门经理,年薪最多的时候能拿到四百万哩。我看在场有同学用的是为华公司的手机,你们手机SOC里面的基带芯片,就是当时我带领的团队参与设计的。

“至于辞职的原因,一是当时为华高硅正是飞速扩张的阶段,工作强度实在太大,身体最后扛不住了。我有段时间一周晚上都睡在公司里,结果因为白天忘记打卡被扣了好多工资。后来我给公司人事写了解释信才把罚款要回来,不过还是挨了顿骂。二是当时为华公司的管理层,也就是你们知道的非总,希望公司里的技术人员能够前往学术界发展,给公司,给工业界培养更多人才。

“我辞职之后去了荷兰的代尔福德理工大学,先在那里做博士后研究员,一年后当上了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。代尔福德理工大学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工科强校,我的博士是在国内念的,按理来说是不可能拿到教职的。但是当时系里选拔新的助理教授的时候,大家都投票给我,因为我有在工业界的经历。实际上,我做芯片的本事大部分不是在学校里学的,而是在为华高硅工作的时候学到的。

“当时我们的dean,就是系主任,是John。John当时就已经是射频集成电路电路领域的泰斗了,你们以后要是研究射频芯片肯定会经常读到他的文章。John很有个性,脾气暴躁,组会的时候还经常骂人。但John对他手下的学生和老师都很好,他是那种你晚上加班,会偷偷的跑到你后面跟你说,‘办公室冰箱里面有个蛋糕喔’的人。

“John教会了我怎么当老师。我第一次给荷兰的学生上电路课前,John跟我说的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,他说,‘Xun, treat your students like your enemy.’

“因为欧洲的大学,非常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。上课前,我的学生们都会把课堂内容先自学一遍,上课的时候,他们就会像扔炸弹一样不停地向我提问题。这点是欧洲的学生和我们的学生不同,但是大家应该学习的地方。我现在也在教我们学校研究生的射频集成电路课程,用的也是拉扎为写的那本书。前几天备课的时候我忽然想,要不大家平时就自己学习课本内容,如果有问题再带到课堂上来提,我负责解答就行了。我很想试验一下,但是学校教务处肯定不会同意我这样教课哩。

“我在代尔福德理工大学工作了两年,拿到了长聘轨,但最终因为一些原因回国了,这个以后有机会跟你们讲。回国之后喃,就是来到这里,在我的母校电子工程大学的电子学院当教授博士生导师,从零开始拉扯一支研究团队。虽然团队初创的那几年很辛苦,甚至比我在为华高硅工作的时候还辛苦,压力也很大,但是好在我的几个学生都很优秀,也非常努力。团队在这几年里面做出了很多国际上数一数二的成果,国际大奖也拿了不少。

“总而言之,我觉得我能取得这些成就,要感谢母校和为华公司,更要感谢国家。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同学们提供一点参考哩。那么接下来就听听大家的自我介绍啰。”

3

“相信大家清楚,根据培养方案我们英才计划的同学们将在下学期,也就是大学二年级上期开展第一段科研训练。所以同学们需要在本学期和有意向的老师沟通,确认科研导师,争取在暑假时就进入课题组提前开始进行科研训练。从下周起,我们每周四下午也会邀请学校各个学院的老师举行下午茶活动,还请各位同学抓住机会,多多参与。”

学院组织的下午茶活动我都尽可能抽空参加了,然而尽管和很多老师都进行了愉快的交流,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研究方向,却一直没能找到中意的导师。

雷迅老师也受邀参加了其中的一次下午茶活动,只是那时我正在准备普通物理课的期中考试,实在没有办法参加。后来从室友那里听说,雷迅老师在活动上分享了他博士生时期一篇论文的灵感来源——竟是学校厕所门板上的图案!

“看到那个美妙的图案后,我从《易经》想到太极,又从太极想再到了银河系,最后灵光乍现,觉得这个图案拿来设计射频滤波器肯定不错,最后还真成了!所以同学们,生活中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,没准就能找到科研的突破口哩。”

室友用雷迅老师的语气绘声绘色地复述道。

“在场的同学们哄堂大笑,接着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”

4

“从设计的角度来讲,集成电路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芯片喃,可以分为三个大类:数字集成电路、模拟集成电路和射频集成电路。

“数字集成电路是使用最广泛的集成电路,被叫做‘数字’是因为电路里面的信号全部是‘1’和‘0’,也就是高电平和低电平。手机、电脑里面的中央处理器,显卡里面的计算核心,单片机里的微处理器单元都是数字集成电路。但是数字集成电路喃,现在发展已经很成熟了,想要再做出个革命性的创新,发好文章,是很难的事情哩。

“自然世界里的信号是连续的,模拟集成电路是对连续的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的电路。你们这学期学的运算放大器就是最典型的模拟集成电路。模拟集成电路里面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有两个,一是电源管理集成电路,二是英文简称ADC的数模转换器。几乎所有和‘电’相关的小型化设备都需要电源管理集成电路,手机主板上的供电芯片就是典型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。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研究目标是提高电路效率和降低电路功耗,实现以上目标的途径目前主要有两个——一是优化电路结构,二是引入新型器件。ADC喃,望文生义便知道,它的功能是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。现在集成电路的大趋势是数字化,因为数字集成电路简单、固定、设计方便,每次工艺换代的时候只需要小修小补就行了。在把所有模块都尽可能数字化之后,高性能的ADC,这个连接模拟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,就变得愈来愈至关重要了哩。

“射频集成电路是我们团队主要研究的方向。射频区别于模拟的地方在于,射频电路里面的信号频率会高很多。比如这个我们最近流片的低噪声放大器,工作频率达到了2.4GHz。国际高频射频集成电路的研究前沿已经达到了太赫兹频段。在这么高的工作频率下,电路的设计就需要用到微波的分析方法了。射频与通信高度相关,从民用的手机基带到军用的卫星收发机、相控阵雷达,这些设备里都需要用到大量的射频芯片哩。射频集成电路的研究方向也有很多,功率放大器、低噪声放大器、压控振荡器、锁向环,发射机、接收机,数字化放大器、多波束相控阵,这其中每一个都有丰富的研究价值。现在的局面是:5G通信技术已经成熟,卫星通信几近成熟,而未来的6G通信、毫米波通信和太赫兹通信,全世界的研究团队都已经在热火朝天地研发中了哩。

“总而言之一句话——射频集成电路就是未来!”

5

“IEEE,一般念做‘I triple E’,中文名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,是每个电子人不可能绕得开的国际组织。

“IEEE的会员有五种。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注册成为‘学生会员student member’,教师和研究人员可以注册为‘普通会员member’。在学会超过十年、有代表性成果的普通会员可以申请成为‘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’。‘会士Fellow’是最高等级的会员,代表着学会对于你卓越成就的肯定。要想成为会士,需要另外三名会士提名,由学会委员会进行长达一年的考察,考察通过后方能当选。

“你们雷老师我喃,2012年在为华高硅的时候就因为射频芯片研发方面的成就,评上高级会员啰。

“这里再给大家一个小建议,就是同学们现在就可以注册成学生会员。好处有两个——一是会员投稿IEEE的期刊和会议可以享受费用折扣;二是高级会员和会士的评定都跟入会年限有关,以后要是想‘更进一步’,就不用再担心入会年限的问题了哩。

“IEEE还有‘终生会士Life Fellow’的荣誉称号,颁发各个领域内的学术泰斗,在业内就是‘功成名就’的代名词。微波领域有两位著名的终生会士,一位是Ingo Wolff先生,一位是Tatsuo Itoh先生。Ingo Wolff先生在计算电磁学和无源微波器件方面做出过卓越贡献,他是马老师的博士生导师,算是我的师祖。Ingo Wolff先生是德国人,据说一脉相承自麦克斯韦,是真正的名门之后哩。Tatsuo Itoh先生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,在集成化微波器件和天线领域做出过卓越贡献。我还记得大约五年前,Itoh先生在一次会议上获得了一个国际大奖,他上台领奖时,一千多个人的会场里,无论是学生、老师还是IEEE会士,都站起来给他鼓掌。Itoh先生曾说,‘我永远不会退休,我会一直工作’,我一直用这句话勉励我自己和我的学生。不过可惜的是,Itoh先生今年四月的时候因为感染新冠,不幸去世了。

“IEEE目前有39个技术分会。IEEE之于各技术分会,可以类比于论坛之于其中的各个板块,技术分会主席就像是各个版主。各个技术分会一般专注于电子领域中的一个方向,和我们射频集成电路相关的技术分会有:微波理论与技术学会MTT society、电路与系统学会CAS society和固态电路学会SSC society。

“各个技术分会都有自己的会刊,名字大多数都是‘Transaction on’或者‘Journal of’加上学会的名称。比如微波技术学会的会刊叫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,简称TMTT;电路与系统学会的会刊叫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,简称TCAS;固态电路学会的会刊就是Journal of Solid-State Circuits,简称JSSC。会刊都是大家公认的各个领域的‘顶刊’。

“JSSC被誉为芯片设计领域皇冠上的明珠,在我刚回国那会儿喃,我们国家每年发文的总数都还只有个位数。最近几年随着很多曾经在海外工作和任教的华人回国,发文数量才逐渐多了起来。

“会刊刊发的,一般都是具有完整理论推导和工程实践的,超过十二页的长文章。除去会刊,每个分会大多也各有一本发表四到五页长度短论文的通讯。例如微波技术学会的通讯叫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,简称MWCL;固态电路学会的通讯叫Solid-State Circuits Letters,简称SSCL。

“你们雷老师我喃,除了在TMTT、JSSC、TCAS之类的期刊担任审稿人外,也从两年前开始在MWCL担任责任主编,是第一个担任这个职位的亚洲人喔。

“各个技术分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学术交流会,这些会议也通常是各自领域的‘顶会’。会议上发表的学术成果会被合编为论文集,在会议结束后出版。如果大家想做射频集成电路,平时要多多关注这几个会议:微波技术学会的年会国际微波会议International Microwave Symposium,简称IMS;和IMS同期举办的射频集成电路会议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 Symposium,简称RFIC;专用集成电路会议Custom Integrated Circuits Conference,简称CICC;固态电路学会的年会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nternational Solid-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,简称ISSCC。

“IEEEXplore文献库里面的文章质量参差不齐,水会议、水期刊比比皆是。看烂文章,不仅浪费时间,还会损害你的思维。好文章哪里找喃?就从我刚刚提到的那些期刊和会议里面找。所以以后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,如果再看到引用莫名其妙的期刊和会议,那么就对不起,退回重写!”

6

“Veni,Vidi,Vici。我们团队,只做全世界最好的研究。我平时也经常跟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说,你们的目标就应该是顶会,顶刊!

“我们团队的同学们呢,也是真的非常争气。杨博士、舒博士和其他四个博士生,每年都能投中至少两篇JSSC,这是很多体量十倍于我们的国外大团队都做不到的哩。但是喃,我还是更想向大家介绍一位我们团队的本科生,他真的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‘后生可畏’啊。

“比你们大两级的宋学长,也是英才计划的同学,从大一下学期就开始在我们团队做科研了。宋学长那届一共有六个人加入了我们团队,宋学长是唯一一个,在教研室从暑假开始一直待到结束的同学。我当时给宋学长安排的任务喃,是做一个基于印刷电路板的5G通信2.4GHz频段的宽通带滤波器。宋学长最开始打算使用缺陷地DGS结构,但DGS结构电磁辐射泄漏很高,所以DGS结构滤波器很难直接集成到通信系统中。这个问题是十年前,我在念博士的时候发现的。我后来想了很多办法,但都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。宋学长在那个暑假里,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神来之笔,在DGS结构下面加了一个金属屏蔽层,又用金属通孔把滤波器结构围了起来。制成的滤波器,最终测试出来的电磁辐射泄漏率相较于原先的DGS结构,简直可以忽略不计。我们后来把这种新结构取名叫SIDGS结构。

“后来宋学长把这个工作写成了论文,被IMS录取了,成为了IMS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第一作者。当时本来要去美国,在会议现场做报告的,但因为新冠,没去成。大二下学期的时候,宋学长把IMS会议论文扩写了一篇长论文,被TMTT录用了,他又成了TMTT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第一作者。宋学长上一个寒假也没闲着,设计了一个SIDGS巴伦,文章命中了MWCL。同时在IMS、TMTT和MWCL上发表工作,在包括我们学校在内的很多学校都已经满足博士生毕业要求了,这是前无古人的成就。我教过许多学生,宋学长不是天资最聪颖的,但他有两个优点我十分钦佩——一是有有恒心有毅力;二是‘良禽择木而栖’,选择了好的团队。

“大家最近应该也在联系科研训练的团队吧,宋学长之后的来者,就要看在场的诸位同学了哩。”

7

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导引”新生研讨课的最后一节课结束后,雷迅老师邀请所有参加课程的同学去参观了他的教研室。

教研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楼的顶层,右翼楼靠近中庭的一侧。教研室外墙上挂着两扇宣传展板,左边的那扇上印有团队和老师的介绍,右边的那扇上贴满了用A4纸彩印的论文首页,仔细一看,TMTT屈指可数,其余的全是JSSC。

教研室大约一个多功能教室的大小,两面玻璃幕墙将其分割成了一大两小总共三个部分。靠门的区域是会议室,不过似乎很久没有使用过了,除去一张桌上足球游戏桌外,不大的空间里堆满了闲置办公椅和电脑包装盒。中间面积较大的区域是学生工作的地方,约莫有三十个工位。工位间用毛玻璃板分隔,隔板较高,在过道上需要踮起脚尖才能看到里面的景象。教研室最内部的区域里有一间活动室,活动室又和两间教师办公室相连。活动室里有沙发、茶几、投影仪和打印机,沙发背后的墙上整整齐齐地挂着五行七列各式奖状。

“这个喃,是IMS学生设计竞赛奖,是微波学会奖励给IMS学生设计竞赛第一名的。这个喃,是IMS优秀论文奖,是当年学会颁发给你们宋学长的。这个喃,是我担任MWCL责任编辑的聘书。这个喃,是微波学会授予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奖,每年只有十个哟。”

雷迅老师站在奖状墙前,伸长了手指向每张奖状,一一仔细地介绍道,如数家珍。

“这个是我们教研室副教授简老师的办公室。简老师其实就是我爱人(即妻子),不过最近因为要生小孩了,所以一直没来。”

讲到这里,雷迅老师腼腆地笑了笑。

“要不带大家参观一下我的办公室?”

雷迅老师掏出钥匙插进锁眼。随着铭牌上写有“Prof. Dr. Xun Lei”的木门缓缓打开,参观的同学里,有人发出了“哇”的一声惊叹——只见房间里的柜子里、桌子上、窗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,形态各异的各式变形金刚模型。

“我从小就是变形金刚迷。大家看这个机器人,能变成歼-20战斗机,还有这个大力神,它是好几个小变形金刚合体组成的喔。”

雷迅老师抱起办公桌上绿色和紫色相间的大机器人,洋洋得意地说道。

“这么多变形金刚还只是我收藏的一部分,我家里现在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变形金刚的博物馆了哩。我本来还想多买的,但是简老师不批准了。”

离开前,雷迅老师带着我们去了舒博士和杨博士的工位,请他们展示了绘制芯片版图的情形——面对两块21英寸显示器,左手操控键盘,右手操控鼠标,在屏幕上画出一条又一条蓝色和绿色的细线。

“诶,宋学长喃?快站起来跟学弟学妹们见个面!”正当大家看得出奇时,雷迅老师突然喊道。

教研室的角落里,一个穿着白色T恤,领口有破洞,戴着黑框塑料眼睛,胡子至少一周没刮过了的枯瘦身影站了起来。

雷迅老师见大家神情有些错愕,连忙解释道:“我们团队下周要流一次片,宋学长他们最近都在连轴转赶着设计芯片哩。”

宋学长抬起手向大家打了个招呼,然后就坐下继续做起了手头的工作。

8

“真想做科研?”

暑假开始前,我主动去办公室找了雷迅老师。进门后,雷迅老师让我坐到办公室里的行军床上,他则背靠着办公椅硕大的靠背,手里捧着茶杯。

“做科研很苦的,要做好思想准备喔。”

“我明白。”

“我们团队非常欢迎优秀的新同学加入,但我们也有淘汰制度。你现在还想加入我们团队吗?”

“想!”

我毫不犹豫地答道。

“想在我们团队直博吗?”

我又点了点头。

“直博是对的,之后就留校当老师嘛。”

坐在行军床上并不舒服。办公室里其实还有一张小板凳,不过被一个大透明箱子占据,里面装着的似乎是从国外买来的最新款擎天柱机器人——我在网上看到过宣传视频,能识别人声,只要说出“变形”,就能自动从卡车变成人形。

“我需要做什么题目?”我问。

“题目我其实早就想好了,现在就想听?”

“更有动力嘛。”

“我想让你做一个28GHz的无源带通滤波器。基于印刷电路板,用SIDGS结构。”

“雷老师,有个问题。”

“说。”

“为什么不做芯片级的?”

“原因有两个。一是我们今年的流片窗口只有七月初这一个,明年的在一月末,你肯定赶不上。二是你现在经验还浅,做芯片肯定会出问题。先用印刷电路板把微波无源的部分弄清楚了,之后再做芯片。”

雷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。

“你现在走的路就是我当年读博士走的路,不要着急。做这行,一定要细致。你看我办公室这天花板,还没到十年就漏水了,这个就是不细致的结果。”

“我在教研室里有工位吗?”

“有,教研室里现在空着的那个工位就给你了。不过要经常来喔,教研室工位一直都很紧张,小心被其他同学抢走了哟。”

“雷老师,关于滤波器方面的入门,您能给我一点建议吗?”我最后问道。

雷迅老师呷了一口茶,闭上眼睛想了大约三秒钟。

“去把我们教研室SIDGS的论文都下载下来,好好学习,研究透。看到不懂的知识,查教材。参考的教材你找宋学长要。还有,从明天开始,每天晚上十点之前发日报给宋学长,他之后会转发给我。日报只用一句话,写你一天里干了什么,读的论文、做的仿真都可以写。平时也要多和宋学长他们交流,我现在学生实在太多,没办法天天都亲自过问了。”

“好。”

“这个工作很有挑战性,不过你要相信你自己,相信你所在的团队。我们团队在微波无源领域有多强,你可能现在还体会不到。完成这个工作的关键,就是用好SIDGS结构。”

“没有问题了。”

“那就祝你好运啰。”

雷迅老师笑着起身,拍了拍我的肩膀。

Last updated